close
4133

東方文學 形容海象....

孔子登東山而小魯

登泰山而小天下。

故觀于海 者難為水

游于聖人之厂工者難為言。

觀水有術

必觀其瀾。

這是我找到唯一是在形容海的東方語彙...............而且我甚至不知道為什麼要「觀其瀾」?觀於海者難為水是指東方的和諧的「納」

那瀾又和解? 另外有其他形容海的詞句嗎?東方是大河文化很少講到海

沒有那西方也可以

到底海可以暗寓什麼?
觀水必觀其瀾

出自《孟子》〈盡心篇〉

根據朱熹的說法

瀾是水中湍急的地方

另一說法是水中的大波。

他是從本原和流末的角度來看水的

看到末流的波瀾

應該要想到水的本源。

這是儒家的看法啦!

道家對海的看法則是從相對的角度著眼。

《莊子》〈外篇/卷六下/秋水〉以河水和北海若的對話

否定絕對的大小

要人破除自我知識上的偏執。

中國古代文學中

歌詠大海的作品也不少

「後漢班彪有覽海賦.魏文帝有滄海賦.王粲有游海賦.晉成公綏有大海賦.潘岳有滄海賦.木玄虛、孫綽有海賦.」除了賦

也有詩歌

這裡就不列了。

海究竟暗寓什麼?這可能沒有必然的答案

就像儒家和道家對海的看法就不一樣。

不過

你提的這個問題是相當有意思的

中國文學中如何塑造海的意象

若有人研究

我也很想知道。

朱子語類/卷第六十 孟子十/盡心上/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章- 1445 - 問:「『必觀其瀾』

是因其瀾處

便見其本耶?抑觀其瀾

知其有本了

又須窮其本之所自來?」曰:「若論水之有原本

則觀其流

必知其有原。

然流處便是那原本

更去那裏別討本?只那瀾便是那本了。

若非本

何處有那流?若說觀其瀾

又須觀其本

則孟子何不曰『必觀其本』?他說『觀其瀾』

便是就瀾處便見其本。

」 莊子外篇/卷六下/秋水第十七 - 563-564 北海若曰:「井不可以語於海者

拘於虛也;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

篤於時也;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

束於教也.今爾出於崖涘

觀於大海

乃知爾醜

爾將可與語大理矣.天下之水

莫大於海

萬川歸之

不知何時止而不盈;尾閭泄之

不知何時已而不虛;春秋不變

水旱不知.此其過江河之流

不可為量數.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

自以比形於天地而受氣於陰陽

吾在於天地之間

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

方存乎見少

又奚以自多!

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

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?計中國之在海內

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?號物之數謂之萬

人處一焉;人卒九州

穀食之所生

舟車之所通

人處一焉;此其比萬物也

不似豪末之在於馬體乎?五帝之所連

三王之所爭

仁人之所憂

任士之所勞

盡此矣.伯夷辭之以為名

仲尼語之以為博

此其自多也

不似爾向之自多於水乎?」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/全隋文/卷二十/杜臺卿/淮賦序- 4133-2 - 古人登高有作.臨水必觀焉.吟詠比賦.可得而言矣.詩周南云.漢之廣矣.不可泳思.江之永矣.不可方思.邶風云.涇渭濁.湜湜其沚.%風云.河水洋洋.北流活活.小雅云.滔滔江漢.南國之紀.大雅云.豐水東注.惟禹之績.周頌云.猗與漆沮.有多魚.有鱣有鮪.鰷鱨鰋鯉.魯頌云.思樂泮水.薄采其芹.此皆水賦濫觴之源也.後漢班彪有覽海賦.魏文帝有滄海賦.王粲有游海賦.晉成公綏有大海賦.潘岳有滄海賦.木玄虛孫綽有海賦.楊泉有五湖賦.郭璞有江賦.惟淮未有賦者.魏文帝雖有浮淮賦.止陳將卒赫怒.至于兼包化產.略無所載.齊天統初.教府詞曹出除廣州長史.經淮陽赴鎮.頻經利涉.壯其淮沸浩蕩.且注巨海.南通曲江.水怪神物.于何不有.遂撰聞見.追而賦之曰.

魏文帝忌弟,魏文帝是誰,魏文帝曹丕,曹魏文帝,魏文帝集,魏文帝受禪,魏文帝聞之,魏文帝列異傳,魏文帝燕歌行,魏文帝的生平魏文帝,東方文學,觀於海者難為水,觀水有術,東方,登泰山,孫綽,登東山,潘岳,小魯

修辭|千字文|聊齋志異|字典|三國演義|寓言|言情小說|徐志摩|水滸傳|龍族|朱自清|西遊記|西廂記|張愛玲|散文|唐詩|李白|十二金釵|詩|陶淵明|三字經|紅樓夢|三十六計|儒林外史|典故|家|成語|三國志|人間詞話|

4133
參考: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1008031902937如有不適當的文章於本部落格,請留言給我,將移除本文。謝謝!
arrow
arrow

    Pelikan 4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