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4145

《評論》詞的單位是---闋---還是---闕---???

因為答案已經選出來

所以只能用評論的方式告知大家關於詞中的『闕』與『闋』是用何字。

當然

原答案的『闋』是正確無疑的。

但是

不代表使用『闕』是錯誤。

我在高中的時候

老師曾經對『闕』字講過說明

是一種成對的東西。

當然時間過去了

我也忘得差不多

不過用這樣的關鍵字下去搜尋

果然找到對於使用『闕』的解釋:李勝《詞的段落稱名瑣議》(簡體)http://www.literature.org.cn/Article.asp?ID=4145(以下為摘取內容)按前舉最早的徐洪火先生「『片』也叫做『遍』或『闕』

是音樂唱完一遍的意思」的闡述

以及其它書中別處稱段又多作「闋」字可推

以「闕」字指稱詞段本是由於使用者自作主張的同音假借造成的誤植。

但這樣的稱謂用於(僅限於)雙調詞的兩段

確是有著明顯的合理性

甚至可以說是十分恰當的。

《說文‧門部》云:「闕

門觀也。

從門

從欮聲。

」古代宮殿、祠廟和陵墓前常建兩相對峙之高台

其間闕然有路可通

故名。

闕通常左右各一

成雙成對

又稱「雙闕」。

雙調詞的兩個段落

大致相稱

形如二台對立;兩段之間

傳統的書寫方法是空出一、二字的地位以示分隔(如果用每句一行的方式書寫

也要在兩段之間間隔一個空行)

貌似二台間之通路。

其整個形制

概然若雙闕對峙。

故而筆者認為

稱雙調詞的兩個段落為上下(前後)兩闕

實在是貼切不過。

當然

三疊四疊詞不具備同樣的形制特徵

也就不適用這樣的稱謂了。

換言之

以「闕」指稱詞段僅限於雙調詞。
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其中重點是:1、使用者自作主張的同音假借造成的誤植。

2、闕通常左右各一

成雙成對

又稱「雙闕」。

3、雙調詞的兩個段落

大致相稱

形如二台對立。

4、兩段之間

傳統的書寫方法是空出一、二字的地位以示分隔(如果用每句一行的方式書寫

也要在兩段之間間隔一個空行)

貌似二台間之通路。

其整個形制

概然若雙闕對峙。

5、當然

三疊四疊詞不具備同樣的形制特徵

也就不適用這樣的稱謂了。

換言之

以「闕」指稱詞段僅限於雙調詞。

因此

原則上老師並沒有教錯

雖然過去之人錯用

但是其使用『闕』字來比喻雙調詞

還十分貼切。
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中文誤用的情況其實也有

而且可說是「久誤成俗」。

例如:1、拚命與拼命。

此字與「拼」字不相同。

「拚命」為豁出生命的意思

俗誤作「拼」

當作「拚」

音ㄆㄢˋ;「拼合」則為綴合、湊合的意思

字作「拼」

音ㄆㄧㄣ

如:「拼音」。

後因形近而混

「拚命」遂訛作「拼命」

音也隨之而改。

2、疆埸(ㄧˋ)與疆場。

戰場。

唐˙杜牧˙為中書省門下請追尊號表:「今陛下用仁義為干戈

以恩信為疆埸

所求必至

有鬥必先。

」俗誤作「疆場」。

3、一夥與一伙。

『伙』字原本純粹指伙食、伙房等等

因為其音誤用

現已與『夥』通用。

4、上下其手。

後比喻玩弄手段

暗中作弊。

現今誤用為「非經對方同意

在肢體上有觸摸之行為」。

5、炙手可熱。

手一靠近就覺得很熱。

比喻地位尊貴

勢燄熾盛。

現今誤用為「熱門」之意。

關於「罄竹難書」一事

用以說功勞繁多無法計數

端看是否大眾接受。

就像「炙手可熱」、「上下其手」

即使誤用

卻沒有很大的反彈。


4145
參考: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1708071006151如有不適當的文章於本部落格,請留言給我,將移除本文。謝謝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Pelikan 4001 的頭像
    Pelikan 4001

    Pelikan 4001

    Pelikan 4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